螺螄粉:愛我,你怕了嗎
螺螄粉:愛我,你怕了嗎?
提到廣西柳州,最先讓人聯想到的恐怕就是在大中華美食圈名聲大噪的它!沒錯!是它!就是它!螺螄粉!
大名鼎鼎的螺螄粉可是早就被《舌尖上的中國》認證過的美食,導演陳曉卿更是它的“粉絲”,連海外都有螺螄粉的實體門店。甚至不少傳聞,螺螄粉還讓不少明星競折腰呢。比如李晨,趙薇,蔡卓妍等。對一些人而言,螺螄粉三個字擺在一起就已經是攻擊力十足的大殺器。愛它的人愛的欲罷不能,恨它的人卻又恨之入骨。
一碗出鍋,隔著老遠,無法用言語名狀的酸臭氣便霸氣襲來,鼻子猛吸一口,飄飄欲仙,仿佛是被勾了三魂七魄,簡直飄飄欲仙??傻謸醪蛔∵@股“氣勢”的人,早已捏著鼻子皺著眉,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。
柳州螺螄粉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,但是這些柳州螺螄粉的由來傳說卻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柳州螺螄粉都是偶然被發明的,流傳最廣的是起源于上世紀70-80年代的柳州夜市。幾位外地人趕到柳州,饑腸轆轆中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攤點,可是米粉必用的骨頭湯已經沒有了,只剩一鍋煮螺剩下的螺螄湯,攤主情急之下,把米粉放到螺螄湯里煮,又加上以及花生等配菜,這幾個外地人吃后,大呼好吃。攤主將此記在心中,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,遂慢慢形成了現在的雛形。
一碗粉或是一碗面好不好吃的關鍵就在于那一口湯。湯料決定了螺螄粉的水平,自然是重頭戲。
一鍋絕妙的螺螄粉湯,是由螺螄肉爆炒后,與豬筒骨、八角、辣椒、砂仁、草果、小茴香、紫蘇、肉桂等十數種天然香料共同熬制而成的。做起湯來,每家店都有不同的講究,各持獨門配方、比例和熬制順序。
熬制后的湯,色澤棕紅鮮潤,十分清澈,口感醇厚,香辣不膩,鮮美爽勁,回味無窮,卻不再見絲毫的螺螄肉。魚香肉絲里沒有魚,但螺螄粉湯里雖不見螺螄、卻是真的有螺螄。只是螺螄肉早已熬爛,浸透在湯里,被吸去全部精華。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原話中說:“在柳州當地,有一種叫螺螄粉的小吃中,酸筍是最重要的輔料。”
螺螄粉配料眾多、極其豐富,但都可多可少,隨自己口味添加就好。唯獨這酸筍,萬萬不能或缺。沒了它,螺螄粉便少了那股子區別于其他米粉的獨特味道。而正是因為它的加入,才能與螺螄碰撞出美味的火花。
酸筍帶著其特殊的“香”,既豐富了螺螄粉的口感層次,也緩解了霸道的辣味,直刺激著食客的唾液分泌,充滿誘惑,筷子不停。真正能接受酸筍味道并喜歡酸筍的人,必然會覺得好吃到翻滾!
所以,愛我,你怕了嗎?